苦難輝煌讀后感【匯編五篇】
時間:2024-03-08 20:10:25 瀏覽:99417
是什么讓你明白世間之辛苦?是什么讓你懂得人生之珍貴?是什么讓你珍惜人世之親情?
是苦難,是它讓我們更加堅定前方的路,是它讓我們明白彩虹總在風雨后,苦難造就輝煌。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貴妃研墨、力士脫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賜金放還。他希望得到朝廷的任用和賞識,雖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究化為了泡影。他是長安的細雨,朝廷的閑花,人世間的輕風,他空有滿腹的才華卻無處施展。在這萬般不得已的境況下,他卻仍然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把苦難轉化為動力,他把對朝廷的失望和對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類不朽的詩篇。是苦難造就了一代“詩仙”的輝煌。
有人說,凡·高的一生是悲哀的,注定了他一輩子的孤獨和瘋狂。大多數人認為他的一生是那么的蹩腳和哀情,他生活在苦難之中,生活在挫折之中。他燒焦的左手、割去的右耳是疼痛的,他卻在苦難中堅強成長,在逆境中脫穎而出。我們無法去想像他的不快樂與不幸福。但我們相信,這個畫家眼里的世界是殘缺的,但它無疑也是美麗的,對于他而言,有葵花的地方,就有天堂。是苦難造就了一個“天才畫家”的輝煌。
被確認得了肌肉萎縮癥的霍金,他的親人都為他悲傷,難過。在我們眼里他的一生是何其的悲慘和不幸,可他卻說:“沒關系,我相信上天是公平的,他讓我失去一樣東西,必會讓我得一樣好處?!庇谑撬_始了他的人生探索之路。用僅有的幾個能動的手指敲鍵盤寫出了《黑洞理論》。是苦難造就了他的輝煌。
苦難,是人生必須經歷的坎坷!苦難,讓我們向上成長!
《苦難輝煌》奏響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革命樂章。該書由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所著,金教授廣泛閱讀了500余本參考書目,整理了200多萬字的筆記,歷時10年時刻撰寫構成了52萬余字的作品。該書是第一本從國際大背景下解讀中共早期歷史的著作,也是第一本用方法思維、方法意識點評歷史的圖書。該書以其獨特得的視角、新鮮的史料、生動的語言,從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政治時刻和政治人物入手,深刻地剖析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社會錯綜復雜、恢宏壯闊的歷史進程;全景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戰爭的正義、艱辛和偉大;清晰地再現了一幅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下,引導中國革命歷經磨難挫折,最終走向輝煌勝利的歷史畫卷。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對長征的一番評價:“講到長征,請問有什么好處呢?我們說,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歷史上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總而言之,長征是以我們的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終。”毛主席的大無畏精神,偉人已逝去,回音壁上的轟隆聲,仍然如雷貫耳。
金一南說:“先有真人,后有真理。一種強烈的職責感,使我必須要寫出這批真人。他們不愛財,不為官,不怕死,就為這個事業,為心中的主義。這天一些人可能覺得事業和主義已經沒有躲閃吸引力了,但當年的共產黨人為了心中的主義,始終抱有不變的信仰,因此我個性想寫這批真人。他們之中,很多人沒有看到勝利這一天,沒有機會評功評獎,授銜授勛,也沒有機會回到家鄉光宗耀祖。但這批人是我們這個軍隊、這個黨、這個國家真正的脊梁。他們當中很多人已不為這天的人們所知,我只想把他們寫出來,讓他們永志史冊。當然,這批真人不限于共產黨的隊伍,國民黨里也有真人,否則他們不可能使北伐戰爭得猶如摧枯拉朽?!蔽蚁耄@就是他們這一代人的信仰,正是這樣的信仰,讓他們能夠拋棄一切,只為中國的未來。
我認為,當代中國人最缺少的就是這種信仰,國民黨人失敗的原因也是沒有把他們的信仰發揚好,在困難和機遇面前猶猶豫豫,錯失良機。而共產黨人珍惜每一次來之不易的機會,為了他們的主義舍棄一切。當代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錢人,卻把這種信仰丟得越來越遠了,超多的企業家們用污染中國觀景而掙得的錢移民國外,官商勾結榨取人民的血汗錢,為了名和利拋棄家人,越來越少的人為整個國家和大多數人的生存和發展謀福利,而是為自己的利益不斷損害國家和廣大人民的利益。
《苦難輝煌》也告訴我們:其實沒有神,中國工農紅軍從領袖到戰士,都是一個個鮮靈活現的人。人最不能免得是失誤,人最可貴的也就是改正失誤。我們黨也走過彎路,也受到左傾、右傾思想的影響,但最終能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正是能夠實事求是的應對黨內、黨外形勢,不調整和變更方法,將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紅軍長征由初期陷入困局到之后踏上坦途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戰勝并最終代替教條主義的過程。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毛澤東等同志領導紅軍正確把握客觀規律,堅持運用靈活機動的方法戰術,把“打”與“走”有機結合起來,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觀。
我知道,中國人骨子里是不會變得,此刻現象正是崛起前得黑暗,歷史是不停前行的,歷史是不斷產生問題的,人類就是不斷解決問題,不斷遇到新的問題,歷史才會進步。但我又很擔心它,這樣的苦難真的是不想再經歷,期望中國人能深深的記住這次苦難,在下一次苦難來臨前,未雨綢繆,讓苦難能緩和些。
工作多年,繁忙的事務和瑣碎的生活占據了個人全部空間。金一南少將的著作《苦難輝煌》給了自我莫大的震撼和啟發。讀罷此書,掩卷思索、久久難以平靜,夢想信念這一神圣的話題又再一次被喚醒。
以大革命和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為時代背景,《苦難輝煌》描述各種錯綜復雜的局勢、提高與落后對決等恢宏巨大的場面。文中提到,回顧從清末同盟會推翻封建王朝,至人民解放戰爭的前后四十多年,就如勢不可擋的歷史車輪,義無反顧地向前邁進,碾碎中國人民頭上的重重枷鎖。
早年中國革命與國際反法西斯運動之間相互交織。在東方的日本,經歷明治維新后,軍國主義萌芽、逐漸上臺;在西方,一戰后蘇、德、英、意、法等歐洲國家仍不斷較量,構成短暫的局勢均衡,法西斯主義開始籠罩歐洲大陸。再看中國國內形勢,中國共產黨在孫中山“三民主義”旗幟下,早期與國民黨一齊合作,推倒封建王朝和地方軍閥,但又遭到國民黨反動勢力的絞殺,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悲慘收場。
在反動勢力的白色恐怖籠罩下,“槍桿子出政權”、“星星之火,能夠燎原”、“黨領導軍隊”、“支部建在連級單位上”等一系列建黨、建軍的革命理論由毛澤東等老一輩共產黨人在實踐中摸索并提了出來。逄先知評價,如果沒有毛澤東,中國革命至少還要在黑暗中多摸索幾十年,毛澤東及老一輩革命家對于中國革命事業居功至偉。所以,濃墨重筆之下,這本書講述如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從苦難走向輝煌,展現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歷史畫卷,以及追憶歷史上眾多熟悉的人物,如毛澤東、彭德懷、蔣介石、張國燾、方志敏等。
歷史是由人民推動和譜寫的,列寧、孫中山、毛澤東也都說過同樣的話。在西方國家中,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人民,推翻封建王朝、奪取政權,還提出“自由引導人民”的口號。美國獨立戰爭100周年時,法國政府還專門雕刻一座自由女神像,贈送給美國政府。至今,自由女神仍矗立在紐約曼哈頓的海港。在中國,為了追求自由和解放,由無產階級領導中國革命,推翻壓迫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
在中國革命中,涌現出無數史詩般的英雄人物。如,早期同盟會中參加廣州起義的革命義士、大革命時期的彭德懷、王爾琢、黃公略、伍中豪、徐向前、林彪等黃埔軍校義士、以及許多為了革命不幸罹難的無名者。為了夢想信念,他們勇敢站在人民的一方,不惜舍棄性命。他們不為投機,更不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也非虛無縹緲的夢想主義者。他們是敢于在歷史關鍵時刻,為了追求真理、無私奉獻的大無畏人物。
在互聯網今日,有些英雄人物還時常莫名遭到質疑、誣蔑和非議,我們不能麻木不仁、置之不理、甚至冷漠以對。在多元化的社會中,為應對各種幼稚、丑陋、極端、腐朽的思潮影響,必須要吹響時代的號角,國家利用掌握的官方媒介來謳歌英雄、呼喚英雄,以不斷激勵之后者。今日的我們僅有擁有真正的夢想信念,也才會從苦難走向輝煌。
銘記歷史堅定信仰信心信念
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回顧歷史是讓心靈接受洗禮,近日讀了《苦難輝煌》,重溫那一段歷史,發現這本書最根本特色就是真實地還原歷史,讓中國共產黨人從早期的幼稚與單純,中途有過的背叛與退縮,所經歷的苦難與心理掙扎,最終變得成熟而強大,都一一在我們面前呈現,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金一南教授曾說,“我寫《苦難輝煌》,寫那個時代,最終的目的就是寫那代人的真正信仰。”這本沉甸甸的書,向我們徐徐展開了一個偉大的政黨在一個特定的艱苦時代,堅定信仰、擔當責任、不懈努力,最終奪取勝利建立了新中國的宏偉畫卷。
信仰是指引不斷向前的燈塔,信念是永不妥協的動力,而信心就是前進中揚起的風帆?!犊嚯y輝煌》讓我們感受到無數共產黨人不懈努力,艱苦奮斗的堅定信仰,感受到千千萬萬的革命先輩用不怕犧牲,永不妥協的堅強信念,感受到革命先輩從苦難走向輝煌的強大信心。無論是在最困難的時候,在中國革命前途命運最黑暗的時候,無論面對多么艱險的環境,我們的共產黨員們始終滿懷信心,保持著心中那份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仰,朝著心中的目標不斷前進,這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脊梁,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
昔日的戰場已硝煙散盡,一個偉大時代的美麗畫卷正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歷史銘記滄桑,我們是接過先輩旗幟,弘揚革命傳統的新時期的共產黨人,在和諧穩定的環境中,在舉世矚目的輝煌面前,我們更不能忘卻曾經的苦難。我們要義無反顧地接過先輩們的接力棒,做好歷史的傳承者和創造者,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定共同實現中國夢的信心,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去面對改革過程中的艱難險阻,增添工作新干勁、樹立財政新形象,在工作中干出新的成就,鑄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新的輝煌。
一要堅定信仰明方向。加強學習是堅定信仰和信念前提和基礎,只有通過深入學習黨的發展歷程,尤其是黨的十九大、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節拍,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始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更好地服務社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共產黨員,只有不斷加強學習和實踐,開闊自己的視野,才能理解、掌握和實現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只有堅持學習,以先進典型為榜樣,才能堅定正確的方向,督促自己,不斷進步。
二要堅定信心轉作風。轉變工作作風是堅定信念的必要條件,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就是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的典范,現在的時代則是中華民族崛起的新起點,當前我國已進入了加快發展的關鍵期和改革開放的攻堅期,面臨的挑戰空前嚴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激發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鼓舞起自強不息的精神力量,踏過一片片荊棘,邁過一道道門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讓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從輝煌走向更加輝煌。
三要堅定信念勤工作。要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忠誠黨的事業,需要堅定理想信念,需要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一磚一瓦"壘高樓",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我們要有“釘子”精神,以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工作中要嚴格要求自己,嚴于解剖自己,忠誠堅定、攻堅克難、埋頭苦干,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做一個愛崗敬業、勇于擔當、不斷創新的模范。
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沒有經歷過饑荒,只記得總被長輩們叨叨著,需對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獻出生命的***先輩們懷有崇敬之心、緬懷之意。但因自己年幼還不太能深刻了解那其中的情感。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增加、知識的充沛,如今在拜讀《苦難輝煌》一書,跟隨著作者追尋中華民族的人民軍隊在歷史重大關頭不畏艱險,勇于承擔救國使命,突出重圍,殺出血路,最終奪取勝利建立新中國的辛苦歷程,期間終讓我受益匪淺,感慨良多。
從苦難走向輝煌,中國歷史經歷了百年的歷程,就像書中列寧講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不能深刻感觸過去,就不能獲得騰飛的翅膀。當我們在享受著今天富足生活時,還應翻開歷史看看,去充實一下自己已經日漸空虛的心靈,緬懷一下那些為了我們今日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先烈。正是那段苦難的歷史,才鑄就了今天的輝煌,創造出了我們美好的生活。
看著書中描寫的那些***戰爭年代一個個感天地、泣鬼神的壯烈故事,不僅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奮勇向前,也激勵著全國各族人民勇往直前創造美好祖國家園。我們應該積極發揚《苦難輝煌》中總結的***人獨特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堅持正確的理想信念,堅持群眾路線,保持知難而進、艱苦奮斗的精神狀態,不斷汲取實現跨越發展的精神力量,創新發展、和諧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苦難輝煌》吹響了當代中華民族揚帆起航前進號角。激勵無數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今天的我們,要不斷發揚中國***人的***信仰,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艱苦奮斗的***作風,不為錢,不為官,不怕苦,不怕死,腳踏實地、百折不撓,艱苦奮斗,一心一意為人民群眾謀福祉,為中華民族的騰飛而努力。
歷史是相對的,辯證的。過去相對未來是歷史。我們作為后來人,正在續寫著歷史,必須接過先輩們的接力棒,跑好屬于自己的一程,做好歷史的傳承者,創造者。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在人的一生中,一個人雖然不能把握自己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通過揚起目標的風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發揚長征精神,讓生命的航船成功遠航,從而增加生命的寬度和厚度。待以后回首往事的時候,我們會說:我奮斗過,我努力過,我不后悔。
我們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性時刻,個人命運不可能不和國家的崛起緊密相連。一個人一生不僅在為自己,更是在為他人的幸福、民族的強盛拼搏奮斗,這樣的人生會更充實、更有意義,也定會更加絢麗多彩。今天,對中華民族來說,需要前仆后繼的事業依然在繼續,不論我們前進的道路如何艱難,我相信只有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繁榮富強的事業聯系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的能量,實現自我價值,成為一名合格的中華民族偉大信念的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