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單位觀讀后感500字錦集五篇
時間:2024-01-09 20:10:12 瀏覽:12428
“單位如家”,什么是單位?文中給了我們詮釋,那么,什么是家?家是溫馨的集體,是我們停靠的港灣,我們愛單位就要像愛自己的家一樣,銘記單位如家的思想。一個單位,其作風好壞都與每名干部是否具有單位如家思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直接關系到對上的執行力、對下的號召力、對內的凝聚力。說到底,作風就是我們在思想、工作、生活中表現出的態度和行為。俗話說“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這句話今天來講我認為有些不妥,一個單位的發展單憑一把手的引領是不夠的,每名干部都要以“當家人”的姿態,視單位如家,視事業為己任,勇于擔當,無私奉獻,共同發揮力量,從而使單位獲得強大的凝聚力、號召力和創造力,這個單位就必然會有充足向前發展的動力。相反,如果一個單位死氣沉沉,干部都把自己當做“旁觀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特別是現在有些干部,總以為自己是吃財政“鐵飯碗”,干與不干一個樣,多干少干一個樣,有這樣思想的干部遲早會迷失自己,直至消亡。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單位是我們立身為命的根本,是我們發揮自身價值的場所。人才基礎決定單位的發展,同樣,單位也是造就人才的集體,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不要認為自己在單位不受領導重視,心里沒有陽光,存在消極思想。醒醒吧,作為單位一名干部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從思想、生活、工作上自覺轉變觀念,要有一種與單位血肉相連、命運相系的感覺,要投入自己的忠誠和責任,盡職盡責,認真努力去思考去做好每一件事。要時刻牢記“我靠單位生存,單位靠我發展”的根本宗旨,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如文章中的一句話,要像看待家一樣看待單位,要像愛護家一樣愛護單位,要像建設家一樣建設單位。
結合工作實際,我認為樹立正確單位觀,應當做到以下三點:
1、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在單位,干部端正思想是靠自覺,其外在表現為熱情與行動等,內在表現為責任心、職責意識等等。古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沒有危機感,就看不清自己的處境,沒有危機感,就看不清與別人的差距,沒有使命意識,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作為單位干部,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要所作為,應當多為單位集體思謀劃策,不斷增強使命感、責任感,時刻準備著。
2、增強奉獻精神、集體榮譽感。正如文章中寫到互相補臺,好戲連臺;互相幫襯,相得益彰。在單位能多干一點就多干一點,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在我們身邊,有不少同志以單位為家,以工作為己任,不分節假日,自覺加班加點,不計報酬,無怨無悔,因為我們共同的愿望就是要把工作做好,為單位的發展奉獻力量。
3、增強執行力、凝聚力。單位每名干部都應該將“單位如家”的內涵植入心腦,融入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從自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講執行、講行動、講落實,遵章守紀、求真務實、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牢記“四個意識”,真正把“單位如家”貫穿到工作中,在工作中不斷提升完善自我,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輪崗到臨西養護工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也漸漸熟悉了現在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這里有老領導,也有新領導;有老同事,也有新朋友,緣分把大家又聚集到了一起。由于這邊離家比較遠,在沒輪崗之前我也有些焦慮,擔心以后不能更好的照顧老人和孩子,但是看了何總推薦的文章《我的單位觀!》后,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想。
?在這篇文章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四個字:“單位如家。”是啊,單位真的就像家一樣,與同事們相處的時間,真的要比家人還要長。單位的工作,是我們安身立命的資本,也是我們實現目標和價值的平臺,更讓我們能賺到錢來孝順父母、照顧妻孩。在我們抱怨單位這不好、那不好,想從單位獲得更多利益的同時,我們先應該反思自己,到底能給單位創造什么價值?
?看完這篇文章,我覺得在單位工作,首先要做到心懷感恩。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在日常工作中,對單位心懷感恩,對領導敬畏尊重,對同事理解包容,這樣才能更好的融入到單位中,把工作做好。其次,還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很難想象,一個連本職工作都不喜歡的人,又怎么能踏踏實實的把工作做好呢?最后,對工作要積極主動。要熟悉自己的崗位責任,明確工作范圍,對自己的工作要積極地去做,還要學會舉一反三,勇于創新,真正的把“要我做”變成“我要做”。
?每個人的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但是只要我們努力工作,善待單位,都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越努力越幸運。單位給了我們施展的平臺,我們還單位一個嶄新的明天!
在認真閱讀了《我的單位觀》一文后,我感覺心潮澎湃,感觸頗深,受益良多。文中提到:“三點珍惜”“三點忌諱”“三點不忘”“三點吃香”,整篇文章總攬全局,又細致入微,從單位對每個人的重要性和單位存在的現實問題說起,又給人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之感。想想自己的單位觀,我認為要做到“一堅持”“二忠于”“三不做”“四有”。
一、堅持:
堅持執行學校領導下達的任務,而且是不打折扣的執行下去,要超前保質的完成任務,絕對不能拖領導的后腿。
二、忠于:
1、要忠于自己的教育事業。既然選擇了當老師這個看似沒有“錢途”的職業,我們就應該把它做好,就要對國家負責、就要對學校負責、就要對家長負責、就要對學生負責、就要對自己的良心負責。
2、要忠于做好老師、學生服務工作。當老師、學生有困難的時候,我們要第一時間沖上去,為他們排憂解難,提供幫助。
三、不做:
1、不當混日過天的人。每天想想自己該干什么,怎么干好。不把上班當形式,沒有進取心就會被淘汰。
2、不做盲目索取的人。在學校,奉獻應該放在第一位。多想想為學校做些什么,而不是一味的索取,當做到足夠好的時候必然會有一份收獲。
3、不做經常抱怨的人。抱怨是一種負面情緒,也是一種負能量,更是一種無能的表現,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不如靜下心來全身心做好自己本職工作。
四、要有:
1、要有原則。講原則是一個政治態度,不講原則也許會一時得利。工作中更應該講原則,否則會沒有底線,工作更會無法進行。
2、要有擔當。一個優秀的人,都會有主動擔當意識,體會在執行和落實上,把自己的事做好,把領導安排的事做好。
3、要有情懷。懂得感恩,感謝每一個給過你幫助的人;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個與你相處的.人,懂得深愛,自己身邊的人。
4、要有品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講道理,有品行。用言行舉止影響身邊的人,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始終傳遞著正能量。
結合岳校長的講話,我更應該繼續學習,反思自己,提高完善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要學習有能力人的處事經驗,借鑒年輕人的創新優勢,在單位能多干一點就多干一點,在單位體現自身的真正價值。我愿當一顆小草,扎根于單位,我愿成為一只小鳥,把單位當做天空自由翱翔。以《我的單位觀》中的精華思想與上級領導的指示思想相結合,對自身的日常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我要善待我的單位,我要與單位同行!
近日,我認真閱讀了薛書記推薦的《我的單位觀》一文,文中從“最珍惜的、最忌諱的、最不忘的、最吃香的”四方面闡述了“單位如家”的觀點,雖語言樸實,卻直擊人心。讀后有幾點感受,分享如下:
信念堅定要內化于心。理想信念猶如大樓之基,習總書記曾說過“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這就要求基層干部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對黨的.政策理論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用黨的理論方針政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為民服務要融入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要做好群眾工作,就必須了解群眾,察民情、聽民意,按照薛書記倡導的“一切問題都是有解的”理念,破難題、解民憂,把群眾放在心上,視群眾如親人,實實在在的為群眾辦好事。同時,我們大量的工作還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要走好群眾路線,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勤政務實要實干當先。“業精于勤,荒于嬉”,一個單位如同一個家庭,家風決定了家庭的興衰,工作作風也決定了單位的戰斗力,我要像經營一個家庭一樣去用心經營單位。自擔任黨委書記的那一刻起,我就時刻牢記自身肩負的職責和使命,恪盡職守,全力以赴,今日事今日畢。把抓班子帶隊伍作為首要職責,促進班子成員之間精誠團結,增強鎮黨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同時在鎮村兩級干部中倡導“馬上就辦,夙興夜寐”的工作作風,堅決克服“庸懶散”的不良習氣。
馬云曾說過,“一流的想法,三流的執行力;三流的想法,一流的執行力。我寧愿選擇后者。”企業單位如此,行政單位亦如此。沒有執行,再宏大的藍圖也是空中樓閣,沒有執行,再新鮮的想法也是過眼煙云。眾所周之,行政單位,事務繁冗,專業崗位,時效性高,統計局每月每日面對的大事小情,既需要眾志成城的團隊執行力,更需要無堅不摧的個人執行力。這就要求每位干部職工必須解決好“想執行、會執行和執行好”的問題。
想執行就是把“要我干”變成“我要干”。單位通過平臺建設、目標引領、獎懲激勵等措施,激發每位個體的行動自覺性,使執行成為自動自發的行為。有了自覺的思想,在執行任務時,就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強烈的責任心和進取精神,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千方百計消滅問題,防微杜漸避免問題。
廣闊無邊|朝陽似我
敢于擔當要堅持原則。當前鄉鎮工作繁重,面對新任務新問題,既要有擔當的寬肩膀,還得有成事的真本領。作為班長,我堅持沖鋒在前,關鍵時刻勇于為干事者擔當,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困難迎難而上。今后,我要不斷適應新形勢,創新工作方法,提高自身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清正廉潔要率先垂范。“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這是我的座右銘。我要常懷敬畏之心,用好權利這把“雙刃劍”,按照薛書記倡導的“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把對黨忠誠、為黨盡責具體落實到日常工作中來,立正確的權利觀,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樹立黨員干部良好形象。
全面深化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我們唯有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信念,帶領鎮村干部以“拼命三郎”的干勁,戮力同心,真抓實干,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的新成安而不懈奮斗!
近日,拜讀了**推薦的《我的單位觀》一文,文章告誡我們身處單位,應做到“三珍惜”“三忌諱”“三不忘”“三吃香”,“單位如家”,要善待單位。掩文長思,“單位如家”四個字一再在我腦海中閃現,可謂一語中的、感觸頗深。
01、我們知道,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我們身處社會,離不開我們為之服務,同樣也服務于我們的單位。單位是什么?于國而言,千萬計的鄉鎮干部牽手繪就了這輝煌盛世,四萬多的鄉鎮單位共同構筑成偉大的中華,國就是我們的家。我們黨從紅船出發,帶領萬萬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一步步跨越。我以能見證黨和國家繁榮昌盛而驕傲,更以能投身偉大事業貢獻微薄力量而自豪。國家是我們共同的單位,我愿意投身成為國家的單元。
02、我和無數的鄉鎮干部一樣,就像忙碌在花間的蜜蜂,在一顆顆花草天地間起舞,在一個個蜂巢單位中奉獻。于我而言,單位就是我所處的李家疃鎮——位于縣城東南的農業大鎮。這里有上千名甘于奉獻的黨員干部,也有五萬人淳樸勞作的農村群眾。我們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自20歲參加工作以來,我將近半生的光陰投入到了李家疃的建設中去,現今在李家疃工作已有三十年。我早已融入到單位這個大家庭中,現在我也接起歷任領導干部的接力棒,成為服務社會、服務單位、服務李家疃的“家長”和“管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堅持以單位為家,長年耕耘在黨和政府關于基層的各項事業中。初為科員之時,我和許許多多的有志青年一樣,干事踏踏實實,工作勤勤懇懇,通過自身奮斗、進取和單位同事幫助、激勵,我逐漸走上領導崗位。就像文中所說,是單位為我提供了干事創業的所在,是單位為我們搭就起顯示自我的舞臺。我每常感念單位之恩,不忘為民初心,牢記復興使命,堅持夙夜在公,以飽滿的工作激情投入到鄉鎮各項事業的建設中。
單位如家,我們身處單位,更當立足本職講奉獻,持之以恒謀發展,繼往開來譜新篇。
與后來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