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一步讀后感三篇
時間:2024-01-02 00:10:51 瀏覽:47434
《向前一步》一開篇,作者就把對女性在職場和通往高級管理層的最重要的壁壘直截了當地說了出來,“我懷有身孕”。這是幾乎所有職業女性都會在事業的上升期焦慮的問題。不論是出于對女性保護的心理還是蔑視的心理,這也是男性主導者們最不注重女性工作角色的原因之一。所以,這個問題很大,也是一個職業女性生涯的關鍵轉折點。作為一名職場女性,踏入職場之前就應該做好準備,從各方面協調并解決懷孕與生孩子的問題。通過這一點,女性凸顯她在職場上特有的“親民”形象。或許是因為母性的存在,在職場上,通常人們不期待女性和男性同坐一桌共同競爭或平等交談,甚至人們會經常打斷女性的思緒,他們可能會認為女性不會有什么更好的想法。然而使女性處于弱勢的因素不在于別人怎么想,而在于女性本身也沒有勇氣去闡述自己的想法,甚至有很多職場女性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到底是什么角色。
第二條應該永記心中的就是,不論職位大小,職場女性應該有自己明確的職業規劃目標,善于思考、勇于表達。第三點我的個人感受是,桑德伯格已然成為一名女權主義和成功女性的代表形象,就算她自己也不希望“女權”這個詞概括她的形象,(因為她認為真正的男女平等就應該不分男性、女性的權利)。我站在較低的位置卻想的是,更多的普通工作的女同胞們,想得更多的不是如何處心積慮地打開上升通道,而是應該認識到當下的現實世界依然是一個男人為主導的世界,在工作方面男人與生俱來的有著明顯生理優勢和社會角色優勢。在這種情況下,要懂得既要識時務又要努力爭取減少別人對自己性別的偏見。這需要日常工作付出更多的努力。最后,我想從生理結構的角度說一說工作和生活角色的問題。桑德伯格提倡的生活是,男人和女人在工作與家庭生活兩方面對半開。也就是,女人和男人一樣外出工作掙錢、打通上升通道,獲得事業成功;男人和女人一樣,在家務上五五分,帶孩子,收拾屋子。確實她也承認自己擁有一個成熟和有擔當,一樣經營著自己事業的好老公。
這點可以看出,如果想在職場有成的女性,找一個能夠在這方面從思想和行動上支持你的男性做伴侶還是非常重要的。從生理角度看,女性還是比男性更多地喜愛孩子,我真的能體會到我喜愛孩子的感受就如同未婚未育的女性喜歡洋娃娃和寵物是一樣的。雖然,這是一種自我滿足的需要,但也是我們生理結構的需要。大自然賦予我們男人和女人不同的生理結構,也就奠定了會有不同的社會角色認同。于是我想說,在條件不可能的情況下,還是要與伴侶互相理解,不能一味地模仿這本書中所說的五五開模式。畢竟,我們不是有著豪華背景的桑德伯格,我們也不擁有她那樣的家族地位與財富。總之,這是一本不錯的書,可以閱讀了解一部分美國職場文化,也可以了解到高層女性依然對生不生孩子、懷不懷孕有著多種顧慮。其實,人的本質真的都是一模一樣的,只是命運不同罷了。通過努力,我們一樣會改變命運,哪怕是一點點也會讓我們滿足而高興!
作為全球最成功的女性之一,謝麗爾·桑德博格在《向前一步》中深刻地剖析了男女不平等現象的根本原因,解開了女性成功的密碼!她認為,女性之所以沒有勇氣躋身領導層,不敢放開腳步追求自己的夢想,更多是處于內在的恐懼和不自信。她在書中鼓勵所有女性,要大膽地往桌前坐,主動參與對話與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同時她還為女性提出了如下八個建議,激勵女性勇于接受挑戰,滿懷熱情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
1、往桌前坐才有機會。很多職場女性(現在很多男性也差不多了)開會時習慣于坐在后面去,作者認為你要想獲得同等的重視,首先要學會往前坐。這意味這你需要表達和被重視。
2、要成功,也要受歡迎。女人要學會“溫暖地堅持”表達自己的需求,學會讓自己的情感有所釋放(痛苦也可以大聲哭出來),學會適應“強”……
3、職業生涯是方格架,而不是梯子。方格架提供了更寬廣的視野,而不是只有頂端的人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
4、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緒。當你做不到很藝術的表達時,直接簡潔的表達是很好的;哭泣有時候會有不錯的效果,也是很好的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
5、不要自己“身還在心已遠”。不要在剛剛駛入高速路時就尋找出口,不要踩剎車,要加速,把腳放在油門上!6、讓你的另一半成為你的人生搭檔。在家務上共同分擔,充分調動男性做家務的積極性。
7、別想成為全能女人。負罪感來自于對完美的不切實際的追求。
8、讓我們開始討論這個問題吧。不要把女性問題過度放大到法律層面。生活中面對大大小小的愿望遲遲不肯邁出第一步,除了懶惰,還有對自己施加的過高的壓力。凡事總是追求完美,不做好完全的計劃,絕不邁開第一步,即使有了一個完美的計劃,又會質疑自己的能力,總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可是,桑德伯格堅信:“完成,好過完美。”完成,說明這件事雖然有挑戰性,但結果證明它是能夠實現的,也常常讓人如釋重負。向前一步,是一種姿態,更是一種態度,去努力吧,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讀罷謝麗爾·桑得伯格的《向前一步》,掩卷沉思,我感覺自己原來固有的想法受到很大的沖擊,書中陳述的許多觀點或事實在我身邊比比皆是,但我卻從來都是熟視無睹,有時在可以向前一步的時候躊躇不前,甚至畏懼退縮。
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自始至終貫穿全書的一個觀點便是要正視性別歧視。我一直以為,性別歧視只存在于某些落后的山區或上一輩人的思想中。在我生活的這個南方小城中,雖然也有性別歧視,但并不嚴重,至少它沒有妨礙到我的生活,而謝麗爾生活在以人權著稱的美國,那應該是甚少或根本不會發生這種歧視。直到讀完本書,我才恍然:原來許多我習以為常的現象其實折射出性別歧視,只是我自己一直熟視無睹也不曾深思而已,甚至不自覺中也在實施性別歧視。例如我從不覺得每次選舉中女性的席位太少,反而在別人鄙視某個女性的進取心時覺得對方太激進了;也常常為別人評價我們這里的女人“勤勞善良”而與有榮焉……
正如謝麗爾所說的,許多女性“從內心接受了女性地位低下的現狀”,她們不會質疑男性,卻“會質疑同性工作伙伴的事業投入程度、進取心和領導力。”這些觀念都是從小受到社會各個方面的教育灌輸的結果。雖然大部分人不會認為女人一定比男人差,但幾乎所有人都會承認女人在許多方面比男人差。我的家鄉直到現在,重男輕女的現象還很嚴重,未實行二胎政策之前,雖然不至于生了女孩就討厭不搭理,但大部分會很失望,二胎政策下來后,愿意冒著高齡產子的危險生二胎的大部分頭胎是女兒。
謝麗爾在書中提出,女性要尋找一個真正的人生伴侶。真正的人生伴侶不僅要雙方志趣相投,還要能與你共同負擔起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包括做家務事和照顧小孩子等等。真正的人生伴侶,雙方必須把對方“看成與自己地位平等的好伙伴”。
在我身邊,能真正做到這些的夫妻似乎并不多。我聽過一位五十歲的女性非常自豪地說過:“家務小事我來理就好,男人只要管大事就好。”周圍許多對夫妻相處的模式大都是這樣的男主外女主內,妻子包攬了大部分家務和照顧小孩的事情,老公不做家務那是天經地義,偶爾做些家務那是在幫妻子的忙!在夫妻的事業發展上,那更是女的一切都為男的讓步,一位三十歲左右的朋友,因為要照顧小孩子而不得不拒絕到外地進修的機會;也聽過同單位的夫妻,做妻子的將晉升機會讓給了做丈夫的……
在家庭中,每每遇到事情時,犧牲的總是女性,而且更可悲的是女性是心甘情愿地犧牲!這說明性別歧視實在是根深蒂固,就連女性自己也接受并認同這種歧視!
讀了此書,我欽佩于謝麗爾在性別方面的覺醒以及由此而來的努力爭取,我想,自己今后會正視生活中的性別歧視,拋棄那些陳舊的觀念,愿真正的性別平等早日到來。
謝麗爾覺得,除了心甘情愿做家庭主婦全職媽媽外,做為職業女性,我們需要積極進取。每一個人都應在制定目標后勇敢前進。謝麗爾建議女性應同時確定兩種目標:長遠的夢想和“8個月”的短期目標,一旦確定目標,就要朝著目標勇敢前進,不要害怕風險,因為“追求穩定的代價就是成長機會的減少”,“女性需要對事業上的冒險持有更開放的心態。”要“接受風險,選擇成長,挑戰自我,在應該晉升的時候主動爭取更高的職位。”而這一點,往往是許多女性無法做到的,受一直以來的性別觀念限制,女性顧慮重重,猶豫不決,考慮再三之后常常錯失機會。
所以下一次,當機會來臨時,我們需要記住謝麗爾的忠告: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向前一步,積極進取,永遠進取。